一、基本属性
物理属性:铟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,柔软,用指甲就可以划痕。它的熔点低,为156.6℃,而沸点却很高,为2075℃,液态蒸气压很低,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,可以压成极薄的金属片。铟的导电性比铜低约4/5,其热膨胀系数几乎超过铜的一倍。铟锭通常是银白色,其重量通常在2000g±100g左右。
铟锭
铟锭包装
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很小而且分散,虽然确定有5种独立矿种(硫铟铜矿、硫铟铁矿、水铟矿等),但这些矿物在自然界很少遇见,铟的基本量是以杂质成分分散在其他元素的矿物中,63%以上分散在铅锌矿中,因此铟与类似特征的镓、铊、锗、硒、碲、铼等一起划入稀散金属。
化学性质:铟在空气中很稳定,不易氧化,不会失去光泽。在冷的稀酸中溶解缓慢,可以较剧烈地溶于热的稀酸或浓酸中。铟与沸水或碱通常不起作用。铟磨碎后与水接触时能形成氢氧化物。铟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。铟可与许多其它元素形成二元、三元、四元和更多元合金。通常,在一些金属中加入少量铟就能使金属表面硬化,提高强度和提高抗腐蚀能力。
机械性能:铟的塑性十分优良,在压力下几乎可以加工成任意形状。加工时,铟不会硬化,所以其延伸率很好。在铟的拉力试验中,几乎所有的变形都是局部性的,故铟的断面收缩率很大,有时高达99%。
毒性:铟的毒性较轻,但也有毒,对皮肤无刺激作用,采取普通的卫生预防措施即能防护。铟不能使用于食品工业,它很容易溶解在食物酸中。若是吸入铟金属,则易引起呼吸道及血液疾病,且很难根治。
铟的产地、产量:
铟虽为分散元素,但在地壳中的富集却相对比较集中。据2007年美国地质矿产属(USGS)公布的数据,目前世界铟储量为2800吨,基础储量为6000吨。铟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、中国、美国和俄罗斯,上述国家铟储量大约占全球铟储量的60%,此外全球铟的主要生产国还有韩国、日本、巴西、澳大利亚等。(总量不准需要进一步搜集)
2008年之前,全球精铟产量呈逐年增加之势,2007年达到1468吨的高峰,2008-2009年产量减少。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铟下游消费的重创,日本、韩国、加拿大等传统的生产国无不减产,即使澳大利亚和巴西有新增产能,2009全球铟产量仍比2008年减少271吨。
从2006年开始,由于再生铟产量突增,日本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精铟生产国,但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。2007年世界再生铟产量占全球精铟产量的56.6%,2009年下降到51%,再生铟产量比重下降应该是暂时的,主要是因为中国再生铟产量消失,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,随着其他国家再生量提高,再生铟产量比重还会回升。
|
2006年
|
2007年
|
2008年
|
2009年
|
日本
|
614
|
755
|
750
|
600
|
中国
|
523
|
481
|
450
|
332
|
澳大利亚
|
|
|
|
30
|
比利时
|
22
|
22
|
20
|
30
|
加拿大
|
72
|
70
|
45
|
45
|
韩国
|
55
|
110
|
120
|
80
|
秘鲁
|
15
|
15
|
20
|
11
|
俄罗斯
|
15
|
15
|
15
|
2
|
巴西
|
0
|
0
|
0
|
5
|
老挝
|
|
|
|
14
|
世界合计
|
1316
|
1468
|
1420
|
1149
|
原生铟
|
622
|
637
|
635
|
563
|
再生铟
|
694
|
831
|
785
|
586
|
再生铟产量比重%
|
52.7
|
56.6
|
55.3
|
50.7
|
我国产量:
中国是世界上铟锭主要生产地,我国的铟分布在铅锌矿床和铜多金属矿床中,保有储量为13014t,分布15 个省区,主要集中在云南(占全国铟总储量的40%)、广西(31.4%)、内蒙古(8.2%)、青海(7.8%)、广东(7%)。
二、 商业属性
铟称得上“合金的维生素”,其用途广泛,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用途:
1、 铟因其光渗透性和导电性强,主要用于生产ITO靶材(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)这一用途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,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%。
2、 电子半导体领域,占全球消费量的12%。
3、 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%。
4、 研究行业占6%。
除此之外,铟还可以用作军舰或客轮上的反光镜、原子能工业中的监控剂量材料、无汞碱性蓄电池中的添加剂、防雾化设备(如防雾灯)、无铅焊料中的钎焊料以及机械轴承等方面。(下图为部分使用铟制作的产品)
铟靶材
LED设施
液晶屏幕
铟的消费地区:铟主要是使用在一些高科技产品之中,所以美国、日本、欧盟、中国、中国台湾、韩国等是全球主要的铟消费国。其70%以上都是用来生产铟靶材的。全球2009年铟的消费量是1250吨左右。
|
2006
|
2007
|
2008
|
2009
|
2010
|
世界产量
|
1316
|
1468
|
1420
|
1149
|
1200
|
世界消费量
|
1060
|
1315
|
1317
|
1250
|
1300
|
供求平衡
|
+256
|
+153
|
+49
|
-101
|
-100
|
近年来铟的产销数据(2010年为预测)
我国对铟的需求: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,但实际上我们对原生铟的使用量较为有限,绝大部分原生铟是用来出口的。我国铟的需求量超过220吨,但是实际直接消费铟不足40吨,用铟最多的是ITO靶材,但铟靶材国内还基本没有实现产业化,主要靠进口。就仅有的消费量来看,也是用于靶材和ITO粉生产,用于一般玻璃镀膜和小尺寸靶材。其次是低熔点合金,无汞碱性锌锰电池等。
国内少数企业生产的ITO粉主要用在冰柜、冰箱、玻璃幕墙和汽车玻璃镀膜,用于除霜、节能等目的。实际上,我国平板显示行业ITO靶材对铟的需求最多,估计2009年在300吨左右,但是绝大部分ITO靶材靠进口,不消耗国内的铟,实际不构成消费。低熔合金、焊料、无汞锌锰电池用无汞锌粉使用精铟、氢氧化铟和氧化铟做缓蚀剂都有一定量的铟消费。
铟的产业及市场:目前我国铟产业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,已有大量小冶炼企业、小矿山被市场淘汰。目前国内最大的铟生产商是 南京中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,但该厂已经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其他国家,国内产量比重有所降低。 江苏、湖南、广西和广东是我国四大铟主产区,年产量都超过100吨,但这几年,上述地区铟产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。云南地区铟产能产量增速加快,在全国的占比提高,这是地区供应结构上的一个明显变化。
铟的进出口: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09年我国共出口铟48.532吨,同比下降99.9%。这一巨大的跌幅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出口微弱造成的。2009年1-6月份,我国共出口3.043吨,较2008年同期66.052吨的出口有巨大差距。
2009年我国出口铟主要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有:香港27.4吨,占总量的56.4%;日本8.8吨,占18.1%;美国8.7吨,占17.8%;德国1.9吨,占3.94%;韩国1.6%,占3.2%。从我国大陆出口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铟随后又转口到了日本,美国,台湾省,新加坡等地。
另外,从日本和美国近几年的铟进口来源结构我们发现,铟的主要消费国日本和美国从我国大陆进口铟呈下降态势。其中日本从韩国和加拿大进口比例呈增长趋势。美国从比利时,日本及香港地区进口比例逐年增长。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:一是我国取消铟出口退税并反征出口关税后,间接提高了出口成本,给其它国家提供了机会。二是鉴于铟金属的良好应用前景,国外企业近两年提升了产能和产量,并争夺了一定的市场份额。三是我国走私现象比较猖獗。日本海关公布的数据,2009年度该国从中国进口38.96吨铟,这与我国海关2009全年出口日本的的8.8吨就相差30.16吨。
我国铟的进出口走势
铟的价格: 铟通常分为高纯铟及粗铟,根据我国的标准In-05(In>99.999%) In-06(In>99.9999%)的为高纯铟。 普通粗铟为In99.993 In99.97 In99.9 (铟含量 99.993%、99.97%、 99.9%) 通常他们的价格略有差别,价格会随着铟含量的增加而提升。
铟市场在2005-2006年异常火爆,价格直线上升,国际铟市场铟锭价格曾经一度高达1000美元/千克以上,国内每千克铟的利润高达4000元以上。但自2006年2季度以来,铟价出现大幅下滑,至2009年1季度国际铟价平均价跌至376美元/千克,2季度跌至354美元/千克,而国内铟价则跌至2800元/千克以下。目前铟金属的价格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恢复阶段。
2005至今铟锭走势图(99.99%,元/公斤)
近期金属铟价格走势
近期国际市场铟锭价格走势
影响铟价格的主要因素:影响铟金属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,1、原材料价格的变动;2、生产成本的变动;3、下游需求的变动。此外其价格走势还受到国际金属价格的变动,美元汇率的影响等等。
铟的定价机制:铟锭的价格主要参考英国伦敦金属导报及欧洲战略小金属报价。国内并没有十分集中的铟贸易市场,国内市场铟锭价格主要参考,南京、湖南、葫芦岛等铟主产地的出厂报价。